6月14日14时,由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进修体育博彩
主办的汉语进修教育系列讲座第35期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人为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体育博彩
大学(研究生院)教授郭龙生,他以“浅议网络语言表达”为核心主题从宏观到微观向大家讲解了融媒体时代,如何在网络中表达自己,并提出了我们在融媒体时代的共同责任——推动汉语国际传播。
郭教授首先从网络在国内外的发展讲起,使大家充分了解了网络的发展脉络。随后,郭教授从网络语言的是是非非、融媒时代网络语言的特点、如何在网络中准确地表达自己、未来网络中的话语权之争、汉语国际传播新领域及我们的共同责任等六个方面有深度、有广度地为大家解析了网络语言相关的方方面面。
郭教授在讲座中提到,“所谓网络语言实际是不存在的,就是语言在网络领域的正常使用,跟在其他领域中的使用一样”。对于网络语言的界定与发展,学者们各执一词,但是郭教授认为,网络语言并非百害而无一利。正相反,融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语言发展的源头活水。“面对语言,不能一刀切,语言问题的纯洁性也需要客观看待。”
媒体融合使人们的交流媒介多样且丰富,那么网络语言应该如何发展?是否应该进入主流媒体或进入教科书呢?郭教授表示,融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应该规范严谨、生动形象、简洁明快。至于是否进入教科书,要遵从一定的原则。
如何在网络中正确地表达自己呢?郭教授先从微观的角度为大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一是用视频通话的模式进行交流;二是能通话就不用邮件交流;三是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四是克服网络的不利影响;五是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六是让交流有爱有温度;七是要求合理简洁与准确。“无论什么媒介都只是交流的工具,只有换位思考、知己知彼才能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郭教授说。
随后,郭龙生教授从宏观角度,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解读了汉语国际传播的新领域及我们共同的责任。“推动汉语国际传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郭教授说。

这一点引发了与会人员的共鸣,北京邮电大学人文体育博彩
院长孙雁雁在交流环节中表示:“这次讲座我收获很大,一边听一边与留学生的国际教育联系起来,很多以前我没有想到的层面,今天找到了‘出口’。”
讲座最后,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副主任牟世荣也表示,今天的讲座收获颇丰,同时她也代表主办方向本期讲座主讲人郭龙生教授的倾情讲解表达了感谢。此次讲座吸引了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多个高校的众多师生,大家表示在此次讲座中,通过交流互动收获颇丰,本期讲座可以称作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
“汉语进修教育研究”系列讲座,由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体育博彩
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35期。本系列讲座一直致力于推动汉语进修教育研究的发展,凝练教学研究成果,发展和壮大学术团队,此前已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本系列讲座将坚守初心,利用云端平台与现代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讲座体验,提供更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继续为汉语进修教育研究的发展贡献力量。